【多杆合一亮相】通信杆、路名牌杆、監控杆,統一“收入”路燈杆
在上海市區漫步,時常看到黑壓壓的架空線,以及路口繁雜的監控杆、通信杆、路名牌杆……今年起,這些不太美觀的街頭設施將大幅減少。
伴隨《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術導則》出台,一種新型綜合杆將走進人們的生活。昨晚,南京東路上首個“多杆合一”的燈杆亮相,通信杆、信號杆、路名牌杆、電線杆……全部收進“升級版”路燈杆。
黃浦區首根“多杆合一”路燈杆位於南京東路河南中路口,小編看到,新型路燈杆由多節構成,高度可以上下伸縮,目前已經在杆上融合了路牌和路燈,整體為黑色,遠遠望去,簡潔明了。
據黃浦區建管委介紹,黃浦區多杆合一工程將包括合杆整治、廢舊杆拔除、全要素道路景觀提升等,多項工程同步進行。整治以後道路環境、空間視覺有大幅提升。
“多杆合一”燈杆采用分層設置原則,根據《上海市道路合杆整治技術導則》,按照“多杆合一”“多箱合一”“多頭合一”集約化建設原則,各類路杆集中統一。建設以道路照明燈杆為載體的綜合杆,廢棄杆全部拔除。
綜合杆分層設計示意圖
前一階段,黃浦區已經針對南京東路沿線老舊杆件進行了統一拔除。
架空線入地一直是整治難點,違規架設成本低、權屬多難管理、地上地下資源緊張、資金需求量大。從上世紀90年代起,上海開始實施架空線入地及整治。20多年來,共完成600公裏架空線入地,內環內完成231公裏。2011年以後基本處於停滯階段,截至目前,內環線內仍有71%道路有架空線。
本次架空線入地采取新技術、新材料和新工藝。中心城區、老城區地下空間有限,將因地製宜,建設纜線型管廊;在重要交通節點,通過裝配和拚裝等快速施工方式,減少占地圍擋、夜間施工、穿纜割接等影響。電力架空線入地的配套電力設施也將采取小型化的設備。
除了在南京路推進多杆合一項目,未來三年黃浦將推進區域內69公裏架空線落地,今年有望開工17公裏、完成11公裏。汪珺告訴記者,今年開工的項目將集中在環人民廣場、新天地、環豫園(中華路—人民路)區域,同步推進多杆合一項目。今後在有條件的支小馬路,黃浦也將推進多杆合一項目。
(文:高磊 圖:陸煒 高磊 編輯:高磊)